2021年的春天已经悄悄来临,春季一直被大家视作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的美好季节,可是每年春季到来时,很多人就会有莫名的情绪低落,莫名的情绪波动,心态也特别不好,让人心神不安,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,如失眠、疲倦、健忘、情绪低落、好冲动、工作效率降低、睡眠不好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,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季的“心理感冒”吧。
1.躯体反应不适,总觉得不舒服
具体表现为身体莫名的不舒服,说不出具体是哪里不舒服,不舒服的感觉经常变换位置。有时候食欲下降,有时候拉肚子,有时候头晕头痛,有时候还会一冷一热,甚至有时候觉得心脏不舒服,有时候还表现为颈腰椎疼痛。经常出现不典型症状,但又经常变化,经医生反复检查却查不出是什么器质性疾病,这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。
2.慢性疲劳综合征,春困是典型表现
慢性疲劳综合征最典型的表现为困乏、周身不适、全身无力感、情绪低落、压抑郁闷、生活乏味、失眠多梦、烦躁不安、爱发脾气、工作效率明显下降,甚至不想工作等症状。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,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,经过休息和放松即可消除。这本来是春季很多人的正常身心反应,但是,这种状态如果持续的时间较长,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。
3.抑郁,这是春季最容易诱发和复发的心理疾病
在春季的各类精神疾病中,抑郁症较为常见。主要有如下症状。
身体状况:食欲不振、睡眠质量不高、颈肩僵硬酸痛、食不下咽、容易掉发、体重下降、无法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,持续头痛等。
情绪状态:心情沮丧、焦虑暴躁、心神不宁、脑中充满负面想法、沉浸于无力感,以及每逢季节转换之际,就会萎靡不振等。
思维状态:逐渐丧失思考能力、逐渐丧失注意力、思考完全停止,犹豫不决,难以抉择、容易健忘、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等。
行为症状:活力与企图心难以涌现、早上欲振乏力、总是焦虑不安、在房里安静不下来、整个人变得紧张兮兮,甚至忍不住顺手牵羊等。
人际关系:不想和他人交谈、无法信任亲朋好友、与大伙儿格格不入、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别人等。
个性方面:不达完美便耿耿于怀、责任感变强、常为小事动怒、无法表达本身情绪、眼里只有“出人头地”。
综合起来说就是一个人表现为整天闷闷不乐,开心不起来,情绪低落长达几周甚至更长时间;对什么也没有兴趣,情绪消极,记忆力明显减退,总觉得自己不如人;有明显的轻生念头,甚至有过轻生的行为,觉得自己是累赘,连累家人,思考问题困难;躯体症状表现明显,有明显的失眠表现,头晕头痛,胸闷,身体异常难受。
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,假如你出现了以上的一些症状,千万不要马上给自己下结论,你的这些症状或许只是抑郁情绪,这是春天特有的一种情绪症状,这种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自行缓解的,不用太过担心。如果你的症状很严重,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,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缓解,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4.躁狂,春季的另类高发精神疾病
躁狂是一种与抑郁相反的情绪状态,俗话说“菜花黄,人癫狂”“四月桃花颠”。躁狂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于思维联想加快、言语增多、精力旺盛、睡眠减少、不知疲惫,为了一点小事可以随意的大发脾气、易激惹,严重的时候易激也可以出现冲动行为或者一些不协调的症状、言语零乱、行为紊乱、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。躁狂发作时一般发病于青壮年,起病较急,可以数日发展到疾病状态。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原来性格比较内向、温和的人,变得话特别多、兴奋,自我感觉特别好或者精力特别充沛,吹大话,不睡觉也不觉得发困等表现时,就要警惕这是躁狂症的表现。
其实,春天容易出现的生理、心理反应是正常现象,只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健康、愉悦的心情,懂得调节、适当宣泄,就能够平稳度过。放下一些不必要的烦恼,不要过高要求自己,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。
特别提醒:
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情绪表现和症状特点,适时适当的求助,不要隐瞒疾病,也不要夸大疾病的症状,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求助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求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老师或者辅导员。如果你正在服药,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,切不可擅自减药、停药。